cover_image

《河边的错误》究竟是谁错了?

小图 市南区图书馆
2023年10月24日 11:10

图片

微信公众号改版啦

看到小图全凭缘分

记得“星标3连”

维系这段缘吧~


图片




河边的错误

答案是……






“一千个人一亿个哈姆雷特”,这正是观看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后呈现的解读现状。


图片

图源:豆瓣电影


最近热映的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,围绕一个被河溪环绕的小镇上发生的杀人案展开,在调查取证中,小镇背后疯狂与荒诞的人与事不断被揭开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源:豆瓣电影


在河边目睹真相的小男孩、“偷情诗人”王宏、成为他人眼中“疯子”的马哲……每个角色背后的隐喻让观众脑洞大开。发生在河边的“错误”究竟归因于谁呢?没有给出的答案也让人浮想联翩。有观众提到,或许“没有答案”就是答案,也有观众感受到,相比追凶过程的跌宕起伏,凶案背后的人性与社会的荒谬更令人震撼。


图片图源:豆瓣电影


凶手究竟是谁?马哲为什么“疯了”?小图在此就不剧透了。想要一探究竟,不如先了解一下原著作品,回溯余华的创作路线,更好地解读余华的作品,寻找答案。


相关阅读


余华早期的作品总是用冷漠、客观的笔调展现人的痛苦和人性之恶,尤其在死亡与暴力的主题上更为突出,以极端化的风格表达了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。


图片

图源: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


余华曾这样解读这一时期的作品,“我们在成长期受到的教育都是正面的”“我当时的写作在这方面有所反叛,试图重新审视人生经历里被自己或别人掩盖的”


《河边的错误》这本书收录了余华的四部中篇小说《河边的错误》《古典爱情》《偶然事件》《一九八六年》,这些也是余华早期的作品。


图片

《河边的错误》

索书号:I247.57/4756

《河边的错误》收录了余华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中篇小说。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、血腥与暴力,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。


余华的小说在90年代以后发生了一个转变,叙事方式趋向温和,当然人生苦难的主题仍然贯彻始终,但是在处理这一主题上侧重日常生活,也增加许多温情与怜悯。


图片

《在细雨中呼喊》

索书号:I247.57/3071

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。本书的结构来自对时间的感受,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时间的感受,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、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,将记忆的碎片穿插、结集、拼嵌完整。


图片

《第七天》

索书号:I247.57/5053

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:杨飞已经死去了,但他的灵魂似乎还没走远,他接到一通电话,殡仪馆的人抱怨他火化迟到,而即将被火化的竟是杨飞自己……他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经历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,以及与生前亲友的爱恨离别。


图片

《许三观卖血记》

索书号:I247.57/2488

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,讲述了丝厂工人许三观的卖血经历。他卖血是为了娶亲,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,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,是为了不被饿死,是为了生存。但是最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。


余华在《活着》前言中说 :“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,不是控诉或者揭露,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。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,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,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,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。”他后期的作品正是在此基础上转向。


图片

《活着》

索书号:I247.5/9195

本书在讲述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一生的同时,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凝缩其间。《活着》还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;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


图片

《文城》

索书号:I247.57/22098

余华在《文城》的创作中,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,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,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、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、颠沛起伏,牵引出军阀混战、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。


你找到《河边的错误》的真相了吗?

余华的作品中

哪一部令你印象深刻

欢迎到评论区分享哦~



如何找到『市南区图书馆』

在搜一搜中查找

点击关注即可


图片


AUTHOR



图片

编辑 | 园子

监制 | 崆峒




图片

— 往期回顾 —


图片

抓住了,这个“阅读显眼包”!
图片
被围观的“脆皮大学生”,是时候打响“身体保卫战”!

图片

考了这么多年试,今天才知道试卷里的这个秘密

【市南区图书馆】

为青岛市市南区读者提供书单推荐、活动预告等阅读服务

图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市南区图书馆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